了解学术出版的朋友一定知道,一本书可以有主编和副主编,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出版学术著作来参评职称。那么副主编怎么评职称出书呢?有什么注意事项吗?
很多人质疑副主编能否用于职称评审,副主编参与合作出版图书是对自身专业和学术成果的检验,副主编参与出版图书是否可以用来职称评审。
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,能否用副主编评职称,要看副主编在本书中的位置和要参评职称的级别。一般情况下,合著前五位作者是可以的,一般的专著、教材等图书可以有三个主编、三个副主编,还有一些参编。学术著作主编少于三人的,副主编排名就变得不重要;超过三个主编的,优先考虑排名靠前的位置。比如副主编参评职称时,前两位可能性更大,因为副主编职称只认可前两位著名作者。如果是高正,副主编就不能参评了。高正职称只承认第一作者,也就是说,如果要评高正职称,独著是优先考虑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无论是主编还是副主编,排名都是按顺序排列的,主编的职位也是如此。按照顺序,合作者所分担的责任、利益和费用按照排名确定。同样,副主编也是一样。
不管主编还是副总编的署名位置,另外要注意的是所评职称的级别,以及所选出版社的级别。这些都是要考虑的。出版社级别越高越好,但并不是说一定要找高的出版社,而是要选择合适的出版社。
副主编多用于评审中级、副高级职称。出版社要选择省级以上。出版社水平低的话,署名位置一定要越高越好。在副高职称评定中,省级以上出版社要求署名前两名,副主编一般不能参加副高职称评定。但如果书只有一个主编,副主编排第二还是有效的,这就是作者署名位置的重要性。所以建议作者,无论是主编还是参与的副主编,都尽量把自己的署名位置放在前面。如果是高职称评审,作者选择独著比较稳妥。
以上是对出版一本书时副主编能否用于职称评审的分析。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。如果有出版著作的需求,可以随时咨询在线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