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一本书会有三个主编,即第一主编、第二主编和第三主编。第一主编往往是指一本书里署名第一的主编。三位主编中,排名第一的主编,相当于第一作者。也就是说,一本书有三个主编,不是所有主编都可以算是第一作者。
主编位置不同,要求不同,差异也大。那么在已出版的著作中,第一主编、第二主编、第三主编有什么区别呢?
1.撰写字数不同。
第一主编、第二主编、第三主编,虽然都是著作的主编,但位置不同,负责撰写的字数比例也不一样。位置越高,撰写的字越多。一般来说,一本书的总字数在20万到30万字左右,第一主编写10万多字,第二主编写8万多字,第三主编写5万多字。
2.出版成本不同。
自费出版一本书,所有主编都要支付出版成本,只是支付成本的比例不同。第一主编最多,第三主编最少。
3.参评的职称不同
出版著作常被用来评中高级职称,主编的职位不同,参与评职称的等级不同,获得职称的分值也不同的。一般情况下,第三主编用于评中级职称,加分最低,第二主编用于评定副高级职称,加分居中,第一主编用于评定高级职称,加分最高。
专著三位主编之间的差异不止上述三种,但我们可以看到,主编的位置之间是有差异的。尤其是评职称出书的时候,参评者一定要选择对自己晋升有效的位置,否则得不到加分。
但归根结底,在职务评聘晋升上,无论是第一主编还是第二、第三主编都是高度认可的。无论是准备论文还是学术著作,申请人都要尽可能争取靠前的位置。位置排名越高,工作评职越有利,他们获得的加分也就越多。